午夜禿鷲

張漢威

楔子
淩晨兩點。
星星在流雲的間隙中閃現。
沿著連綿不絕的圍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章

午夜禿鷲 by 張漢威

2018-5-28 06:01

第壹章 火球 1
  今年過了十月的時候,下了壹場初雪。
  到十壹月最後壹周開始下起的雪,已經超過了四米。速度比往年幾乎快了壹個月。
  黑色的流雲在高曠的星空中橫穿而過。天空和雲朵似乎被雕刻得界限分明。
  淩晨兩點。全身的體溫正在下降。緊繃的空氣依然緊張,隱忍住了簡直要大喊大叫的神經。甚至覺得要是能淺淺地呼吸,排空壹切意念,那多少個鐘頭多少天都能這麽半埋在雪地裏了。“跟熊的冬眠壹樣啊。”想著,苦笑了壹下。
  西崎勇次從口袋裏取出裝著威士忌的長頸玻璃瓶,讓剩下的壹點瓊漿玉液流入喉嚨。僅有的壹勺瓊漿全都伴著濃香和熱氣流下了喉嚨,漫流至胃部。五天總共喝了二百壹十毫升。第壹天連香氣都感覺不到的玉液,現在能品出點什麽來了。沒患上徹底的酒精依賴癥,全多虧了每三四個月就來爬上壹趟的大山。可這又能堅持到幾時呢。
  調好相機已經過了五個小時。500毫米的長焦距鏡頭與ASA3200的高感光度膠卷。從帳篷的縫隙間探出頭去的相機取景器捕捉不到月亮。西崎想要拍攝懸掛在穗高嶽連綿山嶺上空的月亮,但好像沒門兒。
  月亮倒確實有。然而,她根本不願從薄薄的雲層另壹側露出臉來。簡直宛如初夜的新娘。
  想拍北阿爾卑斯的月亮,而且是拍高懸於雪山之上的月亮,那是什麽時候的事啦?再也拍不了人了,沒有想拍的興致。還有比這更可怕的嗎?人似乎已經說不出什麽話來了。屍體甚至都曾說出過比活人更多的話來。我能夠聽出死人的話語。
  開始刮風了。由於入口處洞開,讓固定在三腳架上那裝有長焦距鏡頭的相機外露捕捉到目標,帳篷內外溫度相同,零下五六度吧。盡管如此,因為能擋風,所以不覺得那麽冷。
  西崎保持著盤腿而坐的姿勢,活動身體以放松肌肉。他將幾個小時前壺裏煮開的咖啡倒入杯中。已經涼了,卻仍香氣四溢。
  進山第五天。端賴天公作美,輕輕松松就上了山。西邊是槍芽嶽,西南有穗高嶽群峰,南邊是蝶蛾嶽,北邊有橫通嶽。這壹帶海拔二三千米級別的山峰連綿不絕。
  從三腳架上卸下相機,裝入相機盒內。西崎走出帳篷外舒展壹下四肢。被風壹吹便驟然感覺到嚴寒逼人。風力越來越強,寒氣使全身麻木,肌肉收縮。忍不住強烈的尿急撒了泡尿,黑色的汙跡很快就被吸進雪地裏去了。
  目光東移,壹邊看著雲層漏下的月光以及雪光中隱約浮現的模糊山影,壹邊折疊帳篷。
  花了二十分鐘將行李裝進帆布背囊。昨天晚上,跟他作過幾分鐘通訊聯絡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說,有低壓氣旋正在逼近。
  春、夏、秋季人滿為患的山中,到了冬天便完全變了樣。山裏的幾棟小屋也早在十月中旬就關閉了,整個冬季都為大雪所掩埋。山中成了與死亡相伴的無人世界。
  從口袋裏掏出巧克力碎塊兒含在嘴裏。用舌尖倒騰著,破鐵片似的硬塊兒慢慢地溶化了。甜味在擴散,覺得熱量似乎正在發散到全身。
  準備了四天量的食物,僅剩下幾小片幹酪和壹袋蘇打餅幹。原計劃三天卻延宕了兩天,所以怪不得。燃氣罐還剩下足夠燒開三分之二野炊鍋水量的燃氣,必須帶著它。吃剩的食物移入防寒服的口袋。
  壹想到下山後的事,心情就變得沈重起來。等待自己的已經什麽都沒有了。之所以到山裏來的壹個理由,就是想讓思維停止。什麽都不想思考了。思考得身心俱疲,要是就這樣在這裏長眠不起……進山以來這個念頭已多少回掠過了腦海?西崎摸了摸口袋,想要拿出威士忌酒的長頸瓶,卻記起早已經喝光了。
  背起帆布背囊,剛走了幾步便站住了。山風中覺得似乎隱約聽到了細微的聲響,環顧四周,只有流雲蔭翳的月光和積雪的反光所形成的昏暗的空間在擴展。是神經過敏嗎?在大山裏有時會聽到莫名其妙的聲音。從前人們曾以為那是神的聲音,但不知不覺地那種迷信思想便煙消雲散了。聲音就是聲音,是空氣的振動。風、樹林、寒潮產生了聲音。西崎重新邁開了腳步。
  聲音,從東南方向的天空傳下來,越來越近了。
  他停下腳步,仰望天空,卻什麽都看不見。已經被黑色的雲層所覆蓋,只有若幹處洞穴般的星空在閃爍星輝。流雲速度加快,風力也增強了。
  有黑點掠過,西崎本能地舉起了相機。
  在取景器中尋找黑點。將那黑點鎖定在焦點位置,連續按動快門。從天而降的聲音愈來愈響,幾近轟鳴,震顫了凍僵的空氣,讓腦漿跟著震蕩。那空氣的震動壹眨眼工夫就過去了。
  快門停止,是膠卷用完了。
  剛揣測那黑點被二之俁山梁遮住時,就看見了紅光。火球般的輝光擴展開去,仿佛要染紅夜空似地,霎那間便讓山上裸露的黑色地表都顯露無遺,又轉瞬即逝。
  很快便傳來了低沈的爆炸聲。猶如地鳴壹般沈悶的聲音劈開空氣,被吸進積雪當中。隨後,便歸於吞噬了壹切的死寂。
  西崎讓相機離開眼睛。視網膜上紅光仍在燃燒。
  根據那聲音判斷,是翻過二之俁山梁再數公裏的距離。在赤澤山的這邊嗎,還是另壹側?若是這邊,那就是二之俁谷;若是另壹側,則是天狗原。恐怕是天狗原。
  循著自己的足跡往回走了幾步,擡頭仰望天空。刺骨的寒風拍打著臉頰。天氣確實在繼續惡化。再有幾個小時星星就將消失,拂曉時分將會下起雪來。那之後,就要風雪交加了。
  “去看看嗎?”禁不住嘟噥道。
  往昔的沖勁有了些許復活,覺得抑制不了的興奮、身上的熱血壹下子沸騰了似的沖動,霎那間好像傳遍了全身。可是,翻越二之俁山梁需要半天時間。比起對食物和體力的擔心,更憂慮的是天氣。由於對返回的判斷失誤,無法再度回來的朋友已不是兩個三個。數分鐘前的傷感消失,隨後就只剩下郁悶的倦怠感了。
  西崎重新踏上下山的道路。新雪沒膝,最好在哪兒穿上踏雪套鞋。他加快了腳步,尋找避風的場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