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巧得手提箱
勃兰登猛士 by 半残的小兵
2018-5-27 06:01
第1章 巧得手提箱
1938年10月15日,在山东和苏北交界处的一个叫做百宝的小岛上,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联合游击部队正在同来犯的日军大部队展开激战。
这支部队的装备非常简陋,除了少数来自八路军或新四军的人穿着灰军装以外,大部分人身穿的都是老百姓的衣服。他们的武器只有少量中正式步枪和捷克式ZB26机枪,连个用来支援的重机枪和迫击炮都没有,不过尽管如此,他们的表现依然非常勇敢。
日军拥有掷弹筒、迫击炮、步兵炮和装甲车的支援,而且步兵火力也非常强,给联合游击大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联合游击大队长刘群见前来的日军人多势众,虽然战士们击毙了一些日伪军,但他们自己的伤亡也不少。于是他对身边的一个穿着皮衣、头戴护目镜和德式钢盔的战士大喊道“小杨,我们要离开这个小岛,掩护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刘群这个人身材矮胖,虽然眼睛很小,但移动的速度很快。脑子也很灵活,善于结交朋友和搜集情报,具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
他说的那个战士叫做杨晓坤,此人时年刚好20岁,其貌不扬、身材中等,而且很少讲话,性格比较内向。不过在作战的时候他却是杀敌数最多的,因为他的枪法非常精准,而且只有他配备了一支带有瞄准镜的毛瑟98K狙击枪和一种看上去很奇怪的冲锋枪。
其实杨晓坤是一个从德国勃兰登堡特种部队出来的精英分子,1936年,他在德军那里接受了各种各样的专业训练,包括学会操作各种轻武器、驾驶飞机和坦克装甲车,以及各种战术的实践与研究,结果使他具备了极强的单兵综合作战能力。
杨晓坤在即将回国的时候就已经为将来的抗日做好了准备,他将一些德军使用的轻武器给悄悄地收集起来,包括毛瑟98K狙击枪、MP38冲锋枪、PZB38反坦克枪和M24手榴弹。至于MG34通用机枪和M35地雷之类比较沉重的东西则不予考虑,毕竟东西太多了也不好方便携带,不过他还是拿了一些机枪用的弹链,以便补充步枪的弹药。
杨晓坤在1938年底回国以后,就在上海找到了以前的一个朋友,虽然这个朋友是中共地下党,不过晓坤却并不反共。于是朋友就把他给秘密安排到一支在山东和江苏交界处活动的游击部队,也就是刘群的队伍,杨晓坤也就从此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虽然他们在以前老是给日本人造成损失,可这次的情况却有所不同,日军看样子已经不愿意老是挨打,因此鬼子们在这天一次就派出了两个联队的兵力对游击队进行报复。
杨晓坤作为一个来自勃兰登堡的精英特种兵,非常清楚现在形势的险恶,他背着装满了东西的大型帆布袋,手持MP38冲锋枪和拆掉了瞄准镜的98K步枪朝着鬼子轮换射击。同时自己也开始慢慢地后退,直到进入了一片草丛里才趴下。
杨晓坤一面看着日军的搜索部队正在逐渐接近,一面看着游击队的主力向后逐渐远去,便知道自己只要再努力一把就可以完成任务。
想到这里,杨晓坤小心翼翼地从帆布袋里取出了他的王牌——PZB38反坦克枪,这玩意其实是毛瑟枪的放大版本。除了弹药的装药量增大、采用特制穿甲弹头和多了个枪口消焰器以外,两者在结构和操作性方面几乎没什么大的差异,因此很容易就能上手。
杨晓坤将PZB38的两脚架打开并插在土里,这样就能够稳定射击精度,抵消一部分在射击时大口径子弹所产生的后坐力。他调整了一下反坦克枪的准星,压上几发7.92毫米穿甲弹,然后便开始搜索合适的打击目标。
日军的几辆装甲车和大群步兵就在距离杨晓坤不足200米的空地上搜索着,但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杨晓坤知道他现在的火力足以打掉那些薄皮战车,于是便鼓起了勇气,拉起反坦克枪的枪栓,朝着日军战车的油箱等薄弱点开火,并成功地使其发生爆炸,冲击波也连带消灭了一些鬼子步兵。
日军由于失去了装甲力量的支持,只能在那里胡乱射击,然后灰溜溜撤退。杨晓坤趁机换上毛瑟98K狙击枪,干掉了几个跑在后面的日军军官和机枪手。
杨晓坤这次可以说是立了个大功,不仅掩护了游击队的转移,而且还重创了日军的装甲部队,因此他的精神也格外振奋。
也就是在这时,杨晓坤忽然想到这地方叫做百宝岛,说不定还可以弄到什么好东西。于是他从帆布袋里取出了一把铁锹,然后随便找个看上去很松软的地皮开始了挖掘。过了一会儿,铁锹似乎是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土层下面发出了很明显的金属摩擦声。
杨晓坤觉得这次应该会有收获,于是便又挖了几下,一阵刺眼的白光瞬间袭来,他立刻本能地闭上了眼。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只见有个银光闪闪的手提箱出现在那个被挖出来的坑里面,杨晓坤估计自己现在已经发了大财,将箱子拿起并打开检查。
这个手提箱里装有一个外形类似于文件夹的半透明塑料板、还有类似于打字机的小型正方体、几张和几颗看上去像是手榴弹的蓝色东西。
杨晓坤对此感到非常奇怪“都是些什么玩意啊?”
他拿起那个塑料板仔细地看了看,打开以后发现它居然显示出了几个方框,而且还有声音“请将您需要的物品放入对话框。”
杨晓坤觉得这玩意应该有可能有些作用,于是就把毛瑟98K狙击枪拿了出来,结果那东西竟然直接发光,将步枪给吸了进去。然后对话框就显示出了步枪的图片和几乎所有的技术参数,而且就连杀敌数都有。
杨晓坤望着眼前正在快速移动的画面,既感到非常惊奇又感到有些迷茫,毕竟这玩意是他在偶然间挖出来的,对于它具体的情况自然就会不甚了解。
这时塑料板又出声了“如果您对此物并不熟悉的话,请点击教程说明。”
杨晓坤半信半疑地用手点了一下塑料板左下角的教程,这玩意随即又发出提示音“欢迎使用CODE飞龙超级单兵作战系统。”
接下来塑料板显示器便介绍了这个系统的具体来历与功能,原来这是由天界的特种防卫技术研究所的戴眼镜的老头专家和一些精锐的天兵绞尽脑汁、耗费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力,才好不容易开发出来的超级玩意,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随机出现。并称它在下凡后一般都是深埋地下,直到有人前来挖掘,就能直接投入使用。
不过这玩意的功效因人而异,如果你是精英特种兵出身,那它所发挥出来的效果就将是最好的,杨晓坤就是从德国勃兰登堡部队出来的高材生。如果你是普通的平民百姓的话,就算是挖到了也打不开这个超级手提箱。
信息显示功能:塑料板显示器(也可称其为电子报纸)是整个飞龙单兵系统的主体,可以显示各种各样的信息,使用者也可以自行搜索需要的东西(包括精确的地图、武器参数、作战任务、语音提示、有关情报和图片等等内容),作战时将由可以套在微型显示器来查看(就是那个小正方体,可以套在手上或挂在头上使用),另外也有远程任意通讯的功能。
无限武器库:可以发光将武器装备给储存于其中,不论大小都可以装进去,需要使用的时候同样可以发光放出,而且其出生数量不限。
超级配件屋:使用者可以通过为武器库里的现有装备增加相应的附属配件,以提高其性能。在枪械这方面就有激光瞄准器、榴弹发射器、枪口消音器、比赛级枪管等看上去十分先进的东西。
微型技能贴:外观呈长方形片状,有不同的颜色和功能。使用者可将其贴在自身军服的手臂位置,其内部的传感器可与微型显示器相连接并将其激活。单兵技能包括刀枪不入(无敌)、无限弹药、百发百中、时间延迟(慢动作)、穿墙隐身、加速运动等。另外这贴纸也可以用在重武器上面,效果包括提高射速和弹药威力、远程遥控操作、自动射击驾驶、氮气高速推进等;另外这玩意在不同的武器上也可以发挥一些特殊作用。
穿梭手雷:此物外形看上去和小甜瓜差不多,弹体为深蓝色涂装,类似于训练用的假弹。使用者需要预先将报纸地图上的终点坐标经手镯\\\\头戴传感器扫描到手雷内部的传感器,经报纸的进一步确认后,使用者要将手雷牢牢地绑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上,然后按动顶部的银色按钮即可将其引爆。爆炸后的手雷尾端会迅速喷射在内部的超高压推进气体,以光速将使用者送到他任何想去的地方,同时也可一下返回原地,此弹可循环使用。在必要时也可变成高级战斗手雷,用于摧毁坦克、飞机和爆破工事以及对付集群步兵。
杨晓坤看着这个很好很强大的玩意,便对老天的意外恩惠心存感激,同时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有了个可以实现梦想的依托,因而他也格外高兴。
想到这里杨晓坤立即按照教程说明的方法,示范着对游击队的位置进行搜索,只见刘群他们正忙着向南部的山区转移,似乎已经顾不上留下来负责掩护的他。不过这样也好,他可以有机会来独立行事,但杨晓坤可不想这样不辞而去,于是他让手里的“报纸”接通了游击队的电台。
没过多久,已经进山了的游击队主力就接到了杨晓坤那边发出的信号,他告诉队长刘群“我现在已经完成了任务,不过要是回去的话距离恐怕太远,所以我想要自己去外面干一阵子,请队长批准。”
刘群原本在半路上让游击队停了一会儿,就是想要等待杨晓坤这个神枪手自己跑回来归建,可是等了半天也没见他跟上来,所以就直接撤退了。现在他见杨晓坤在电报上如此说,虽然担心会出什么问题,但也觉得有些道理,于是他便回复杨晓坤:同意你自己的做法,只要没有大麻烦就行。
杨晓坤见他的这个要求得到了队长的肯定,便充满信心地在“报纸”的地图上搜索着自己的传送坐标,他要试试那个蓝色的手雷和这个报纸的武器库功能到底管不管用。杨晓坤将他的所有武器摆到对话框旁边,结果报纸武器库还真就把它们全给收集进去了,这样的话他那个沉重的武器帆布袋也就可以大为减负。
接下来他将信息对话框里面的地区地图扩大为世界地图,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去目前世界上军事力量发展速度特快、武器装备非常先进、而且还是让他成为特种兵的地方,也就是纳粹德国看看情况,说不定还可以从中捞点什么有用的东西。
杨晓坤在确定德国这个大的目的地后,便将其继续缩小细化进行搜索,他发现柏林的德国国防军各个兵营和训练场几乎没什么变化。市区的街道上到处都飘扬着红底白圈的黑色万字旗,国防军和党卫队的官兵们将这个德国首都给整顿得秩序井然,纳粹党徒每隔上一两个星期就要来次集会,看上去热闹非凡。
看着报纸显示器里面的那些非常清晰的图像,杨晓坤觉得他还是有机会来实现自己的计划的,毕竟队长刘群的可以让他自由活动的尚方宝剑已经拿到手了,可以随时到那里做他需要做的任何事情。
杨晓坤经过反复侦察,决定试着前往德国维尔茨堡,那里是德国第1装甲师的驻地。处于茂密的森林地带,具有很好的隐蔽性,这是他此次秘密行动的必备条件。
他很快就在报纸显示器上设置了最后的终点坐标,并将一颗蓝色的穿梭炸弹和技能贴纸给放在手臂上,然后再将手提箱所有的东西全部装进他的帆布袋,毕竟这种超级的东西背在肩上总比提在手里要安全很多。
杨晓坤已经做好了他所有的准备,认为现在是时候出去了,便启动了手雷的保险开关,他整个人随即腾空而起。突然的跃升使杨晓坤感到身体一下子变得轻盈起来,他不由得大喊了一声“妈的FUXK!”
杨晓坤就这样靠着那个手雷一溜烟地从中国的鲁苏山区飞到了遥远的德国,这次的落脚点是维尔茨堡北部林区,从天上掉下来的他很快就感到了浑身的剧痛,但这对于一个特种兵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维尔茨堡林区的环境与德国的大多数地方一样,到处都长满了山毛榉和橡树。德国人对森林向来有种莫名的敬畏感,所以他们从来不轻易乱砍滥伐,这倒也有利于环保。
不过杨晓坤此番远道而来并不是为了欣赏这里优美秀丽的森林,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根据电子地图上的信息,落脚点距离德军装甲部队的兵营只有不到10公里。杨晓坤随即悄悄地穿过眼前这片密集的树林,避开德军的外围岗哨,然后直接奔向兵营。
德军的兵营看上去很空旷,大约有一个团的部队驻扎在这里,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营房的外面停放着大批车辆,其中包括比较先进的3号和4号中型坦克,这正是杨晓坤所需要的东西,至于那两个小不点的非常初级的1号和2号轻型坦克则不予考虑。
3号和4号坦克都由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出品,由于它们俩最开始本来就是从一个模子里弄出来的玩意,所以不看炮塔和负重轮的个数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来。现在的3号坦克配备的是37\\\\50毫米的主炮,4号坦克配备的是75毫米短管火炮,在作战中可以优势互补。
这两种坦克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配备了7.92毫米的MG34通用机枪,其定位介于捷克ZB26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之间,因此火力相当强大。本来杨晓坤在第一次从德国离开时就想带走这种性能先进的机枪,但由于重量问题而没有落实,不过现在既然他已经有了多功能的超级电子报纸,所以基本上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杨晓坤缓慢而又成功地摸索渗透到德军兵营的内部,而且从来就没有被发现过,这也得益于在他身上的技能贴所发挥出来的隐形功能。他在仔细地观察了一下眼前的这个兵营后,悄悄地拿出那个塑料电子报纸,然后点击启动了复制器选项并确定目标。
随着报纸对话框里发出了一阵蓝白相间的光,杨晓坤本能地将双眼紧闭,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前的几辆德国坦克看上去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依然留在原地,旁边的德军士兵似乎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动静。
当杨晓坤查看塑料报纸的武器库时,列表上果然出现了刚才复制进去的3号和4号两个中型坦克,这让他感到喜出望外。看样子这次出来办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杨晓坤随即将目光从空旷的操场转向了旁边的几个已经封门了的仓库,心想那里面肯定也会有他所需要的好东西。
杨晓坤再次启动了他的隐形模式,然后轻飘飘地溜进其中一个很大的仓库,发现这里面装的竟然都是满满的一堆箱子。
它们上面都有各种各样的编号,其中大部分应该是武器装备,包括正宗的新版毛瑟98K步枪(附加刺刀和枪榴弹)、MG34通用机枪、MP38冲锋枪、卢格P08、瓦尔特PPK和P38以及绍尔38H手枪、PZB38反坦克枪、M24木柄手榴弹(含集束弹和烟雾弹)、35式反步兵跳雷和与其同名的圆饼形反坦克地雷、80毫米迫击炮、FL35喷火器和各种弹药;除此之外还有M30防毒面具、M35钢盔、M36黑色装甲兵棉布制服、黑色皮靴、餐具和食品套装等各种装备。
杨晓坤高兴地将除了MP38冲锋枪和PZB38反坦克枪以外的所有东西都用电子报纸的复制功能收进了武器库,然后从仓库中隐形溜到了后面的另外一处装备堆放场。那里有20毫米FLAK38和88毫米FLAK18高炮、105毫米FH18榴弹炮、150毫米SIG33步兵炮、37毫米PAK36和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另外还有部分SKZ10半履带车、SKZ222四轮装甲车和大众M82吉普桶车;他照样将它们都给复制了下来。
在收集到必要的武器装备之后,杨晓坤觉得陆军的东西已经差不多了,至于海空军的武器装备则可以暂时放下。接下来他便启动了电子报纸的图像编辑功能,利用橡皮擦和套索工具对它们进行改装,首先在外形上就是要去掉火炮和车辆上的原来所有的纳粹和德国国防军标志,然后再换成统一的海蓝\\\\翠绿\\\\灰白三色迷彩,并特别加上一个很小的记号,以代表它们现在的归属。至于内部的改装则要动用配件屋里的东西,包括强化行驶驱动系统、激光跟踪测距瞄准装置和敌我识别器、远程遥控传感器等装备。
杨晓坤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利用电子报纸完成了他收集和改装德军装备、准备将其用于抗日的秘密任务,最后他再次启动穿梭手雷,以光速从德国返回了中国。